博世 新能源汽车_博世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博世 新能源汽车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1.???? ?????????

2.挑战中把握转型机遇:博世持续技术创新与本土合作

3.学新能源汽车去哪个学校好

4.2020全球唯一A级车展开幕:华为和博世在智能网联电动全面对标

5.特斯拉“失控门”的关键先生:博世iBooster该不该背锅?

博世 新能源汽车_博世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就是将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的“心脏”。

尽管电动车的大势已经不言而喻,但目前困扰着电动车的续航问题、电池老化等问题仍如同一层阴霾般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那么,在固态电池技术尚处襁褓、氢燃料电池技术并不稳定的当下,除了一味的“堆电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电动车于水深火热之中呢?

       前不久,汽车专家博世和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华人运通强强联手,合作探索的新一代动力电池云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云端电池”)为业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线。

       什么是云端电池?

       云端电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池,而是位于云端的新一代电池管理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电池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BMS”)作为电动车三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目前各主机厂在电芯和电机水平越来越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能体现出差异化优势的「秘密武器」。其主要用于采集、处理和存储电池组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智能化管理每个电池单元的充、放电过程,提高综合续航里程的同时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与大多数仅配备了车端BMS的电动车相比,华人运通的智能汽车将采用“车端BMS”?+?“云端电池”的复合电池管理架构,车端与云端进行任务分工,优势互补。简单的说,云端更偏向于长期的规划与预测,车端更偏向于短期的分析与执行,这个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领先的。

       得益于“车端BMS”?+?“云端电池”的复合架构,华人运通的电动汽车将拥有以下三个竞争优势:

       第一,时间维度。在复合架构中,车端BMS会专注于所有数据的实时收集与短期储存,而云端电池会专注于整个生命周期中车辆主要参数的储存;这样既保证了短期的数据精度,也确保了长期的数据广度;

       第二,空间维度。同理,一方面车端BMS记录了大量本地的电池数据,另一方面云端电池记录了所有配备这一解决方案的车辆数据。所以华人运通以车端+云端的电池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会更加精确;

       第三,电池生态。车端BMS专注于收集本地数据如驾驶速度、车内温度等,而云端电池将与外界实时互通,获取车外温度、外部充电桩的信息以及路况信息,达到车内车外多元化数据的采集。

       也就是说,华人运通的“车端BMS”?+?“云端电池”的复合电池管理系统将比同类型汽车采集的数据更全面、更多元,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或者说是用车建议也更精确。从表象上来看,云端电池让电动汽车的综合续航里程变得更高、更精准。从长远的眼光看,云端电池则是显著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然,博世和华人运通合作的云端电池不仅作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汽车服务&体验环节,更着眼于解决这条产业链中各个角色的痛点问题。我们知道,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巨大规模的前景下,新能源汽车出行生态在急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消费者对电动车有顾虑不敢买、车企量价停滞以及出行公司收益低等问题。而且,电动车没有专属保险也让保险公司很头疼,充电服务公司在目前也多是亏损运营的状态,更不用说二手市场上电动车和电池回收不透明的混乱现状。所以,云端电池便成为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的解决方案。

       对于消费者来说,云端电池解决方案能够提供精确的里程预测,让消费者对电动车重拾信心;对于车企来说,云端电池解决方案可通过提高电池的可靠性来降低八年三电核心系统质保服务的成本;对于出行公司来说,云端电池解决方案则可以优化车辆的使用效率和全生命周期里程,增加运力、提升利润。

       总的来说,云端电池是一项贯穿整个新能源车生态链的云服务。其将电动车的电池与云端相连接,实现数据「上云」,之后再通过数据赋能生态链中的各个角色。

       为什么华人运通是最佳合作伙伴?

       本质上,云端电池并不改变电动汽车原本的三电硬件,而是通过对BMS和用户驾驶习惯两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和优化,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云端电池的所有功能都基于大数据计算,其原理是从车载BMS内部采集数据,通过T-Box上传到云端,在云端电池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后,再下发到主机厂和车辆的ECU电子控制单元。

       也就是说,决定云端电池量产落地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博世电池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这是云端电池能够量产落地的根本。另一方面,电动汽车本身的智能化程度也尤为重要。只有一台电动汽车同时具备开放的电子电气架构,能够支持复杂的电池分析和控制算法的ECU电子控制单元以及高效的数据传输速度,才能与云端电池匹配并发挥出全部的功能。

       无独有偶,去年在汽车圈掀起一阵热度的智能电动汽车“新品类”——?高合HiPhi?1就成为了云端电池最佳的落地载体。首先,得益于华人运通专属的HOA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云端电池在高合HiPhi?1上可以获取的数据传输频率和数据种类达到了行业平均标准的10倍以上,为此项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非常扎实的底层支持。

       同时,HOA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也是业界首款搭载6个计算平台的“超脑”架构。基于该架构强大的信息分析和决策能力,高合HiPhi?1能准确分析并理解用户行为,生成专属的用户场景,并具备持续改进、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意味着,高合HiPhi?1的FOTA能力可以让系统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车辆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健康管理算法和软件,在车端和云端实现灵活部署,从而实现对电池的个性化管理。

       最后,高合HiPhi1先进的域控制系统和标配的5G通信模组以及千兆以太网,在支持云端电池高阶电池管理系统部署的同时,还能将数据实时、高效的上传到云端,确保最复杂的算法在车端也能顺畅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和华人运通此次的合作还将为高合HiPhi?1带来专属的“云电池”解决方案的模型和算法。据了解,搭载此项技术的高合HiPhi1不仅有望延长20%的电池寿命,更为重要的是,其还能使电池在安全范围内最高缩短20%的充电时间。

       据悉,作为全球首个搭载云端电池的豪华智能电动车,高合HiPhi?1将于2020年底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车云菌也将对其保持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挑战中把握转型机遇:博世持续技术创新与本土合作

       试驾

       比亚迪汉EV

自古以来,汉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一直被人所歌颂;而在我国汽车行业里,敢以王朝系列命名的车企,恐怕只有比亚迪了吧,这也恰恰证明了比亚迪非凡的实力。近日,比亚迪集最新科技、智能、安全于一体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王朝系列比亚迪汉EV,其3.9秒破百的实力不容小觑。

8月13日,小编有幸参加了比亚迪在重庆綦江县万盛区“魔幻赛道”举行的汉驰骋黑山谷之旅,当知道试驾要在超级赛道举办时,小编心里满满的期待,一方面是对于重庆万盛赛道场地的第一次到访无比的激动,另一方面对于汉EV?3.9秒破百的成绩在赛道上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非常期待。

       01

       性能猛兽

       弯道体验极佳

在本次试驾的场地青年汇巅峰乐园堪称F3赛道赛车场地中,比亚迪汉EV在试驾的表现中相当给力。

虽然是作为一款中大型轿车,但比亚迪汉EV在驾驶过程中毫不示弱,在运动模式中一脚油门下去,强烈的推背感瞬间袭来,但却不会让你感觉到一窜一窜的,动力输出比较线性;相比运动模式来说,小编觉得经济模式更适合在大城市驾驶,更能满足绝大部分车主的出行需求。

此外,这条赛道弯道非常的多,所以也考验车辆在高速过弯时操控性和底盘悬挂调教能力。得益于奔驰S级底盘调教大师的助力,比亚迪汉EV拥有极为扎实的底盘功底和均匀的线性刹车制动能力。在过弯的时候,转向回馈给车主非常均匀的速度,另外转弯的幅度也是比较精准。

对于比亚迪动力的表现并不是比亚迪唯一的卖点,在驾驶过程中舒适性和静谧性也是极大的给这款车加分。为了提供更好的车内静谧性,比亚迪汉EV采用了前排车窗双层隔音玻璃,在加上超低风阻系数,乘坐舒适度可见一斑。

       02

       全球首搭刀片电?

       最高可续航605km

任何时候,安全理应作为评判汽车的首要标准,而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就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它不仅为汉EV带来更高的安全、更强的性能,续航里程方面也达到与三元锂电池相同的水平,可以说是比亚迪汉EV“最强杀手锏”。

在刀片电池的加持下,汉EV四驱性能版综合功率达到了363Kw,最大扭矩为680N.m。如果从参数来看,这完全是一台性能猛兽,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9秒,加速性能真的强悍!

       03

       外观采用“龙文化”设计

       安全配置人性化十足

作为集最新科技于一体的比亚迪汉EV在外观设计方面也做的相当到位。比亚迪汉EV采用全新EV?Dragon?Face语言,前脸由传统的“大嘴式”变成了更符合其纯电动气质的封闭式,标志性的“龙须”依然保留,此外采用全新的LOGO,前脸的大灯设计也非常吸引眼球,内部配备矩阵式LED大灯,点亮效果也很赞。除此之外,比亚迪汉EV还采用了向曲线前脸、水滴形后视镜、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这些细节上的设计都可以优化风阻系数,最终使得汉EV风阻仅为0.233Cd,比Model?S的0.237Cd还要低。

侧面来看,比亚迪汉EV采用当下非常流行的非溜背造型设计,这点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在反光镜上还有个玄机,可以通过卡片钥匙对车门解锁,并可以发动车辆并将空调打开等,与手机功能类似;另外轮圈造型和轮胎小编试驾的是性能版车型,采用相对传统些的轮圈造型,轮胎为固特异EAGLE?F1系列,尺寸为245/45?R19。

车尾来看,依然保持了横向线条设计,尾灯采用镀铬式贯穿尾灯设计,在尾灯点亮时极具辨识度。

在内饰部分,比亚迪汉EV运用了中式美学概念,融入到内饰材质及制造工艺里。中控台采用了对称式设计;而红色元素的点缀在内饰布局中非常常见,如座椅加上中控台、方向盘以及门板上,这也给人带来了一定的视觉冲击感。

在安全配置方面,除了刀片电池还有电池智能温控管理系统以及超生化模式,这些配置可以说是比亚迪汉EV最大亮点。如果生活在一些空气质量较差的城市,在拥有超生化模式的汽车里可以适当增加用户的空气质量指数。而四门车窗一键升降、防夹手功能隐藏式防夹门把手、副驾驶位绅士键(也就是老板键)、手机无线充电、15.6?英寸的中控显示屏等这些人性化的配备无一不在体现比亚迪汉EV设计的良苦用心。除此之外,?11?个安全气囊更好的保障了乘客的行车安全,而搭载的博世“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在安全性、舒适性和长续航方面表现卓越。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比亚迪汉的整体表现相当耀眼,更是在动力、性能、安全的加持下足够竞争中高端级别纯电动市场。而从当下市场来看,能够与特斯拉竞争的非比亚迪汉EV莫属了吧。

在小编看来,比亚迪汉EV拥有更大的空间,2920mm的轴距相比Model?3更有优势,相比Model?3的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汉EV的“刀片电池”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更胜一筹,在舒适性和内饰配置上,比亚迪做出了汉EV做出了很大的更新升级,在价格方面,比亚迪汉EV的起售价为22.98万,显然也更有吸引力,这款车入门车型配备的产品也是非常丰富,性价比相当高,并且在上市20天内就突破1.5万台,这一傲人的销量,足以成为20万级别纯电市场的领头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学新能源汽车去哪个学校好

       易车讯 9月26日,全球领先的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亮相2020北京国际车展。围绕“感质博世”主题,博世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交通出行的创新性技术与前沿解决方案。在本次车展中,燃料电池电堆、碳化硅功率器件、智能驾舱将首次在中国展出。“疫情不会暂停汽车行业的转型变革。尽管面临转型变革和严峻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博世仍将在燃料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和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等重要的业务增长领域继续进行投资和不断创新,”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门主席Stefan Hartung博士表示,“今年博世集团在电气化、自动化和互联化交通领域的投入仍将保持高位,预计超过10亿欧元。”

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全面的产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博世多年来在这一领域大力投入和开发,为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提供全面的产品组合,包括电机、电桥、电力电子控制器、车载冲配电单元、48V系统、制动和转向系统等。目前,博世在中国已经成为除主机厂外出货量最大的电机供应商。今年,博世的电桥和IGBT功率模块将率先实现批量生产,供应给在华客户。同时,为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博世推出了最新研发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与传统硅基材料产品相比,碳化硅功率器件在实现更高开关频率的同时,保持较低能量损耗和较小芯片面积,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增加高达6%的续航里程。博世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今年在北京车展首次展示,这也是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亮相。

以多样化动力总成技术方案服务中国商用车市场

       针对商用车,博世提供多样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一方面,博世继续投资研发高效内燃机技术。不久之前,博世和潍柴宣布成功将潍柴柴油卡车发动机的热效率提升至50%,这意味着发动机技术上的重大创新突破,由此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产业新标杆。博世为潍柴提供了最先进的2500巴模块化共轨系统和专业燃油系统技术支持。此外,博世也正积极推进天然气技术的持续升级,首个天然气国六项目已于2019年实现批量生产,本土开发的大流量燃气喷嘴总成将于今年年底量产。另一方面,博世充分展开电气化布局,技术覆盖商用车电动化以及氢燃料电池等。在此次车展中,博世展出了燃料电池电堆,以及电子空气压缩机、氢气喷射器、氢循环泵等关键零部件,其中电堆是首次在中国展示。这进一步凸显了博世在中国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战略,为此,博世不断投入并推动该技术的本土化发展,以及与本土客户合作。博世中国的燃料电池中心将于今年底建成,预计明年开始实现电堆的小批量生产。

集合专长,提供跨域软件和电子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行业向数字化的转型,车载软件和电子系统正在迅速增长并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博世在汽车电子领域是领先者,并在车载软件领域积累了40年的研发经验,每年的支出达到30亿欧元。博世将于2021年初正式成立全新的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统一为现有客户和新客户提供电子系统和必备软件。该事业部专注于开发面向未来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统筹车辆计算机、控制单元和传感器。这三者的流畅交互,实现完美兼容并产生优势性的协同效应,在未来汽车发展中将产生决定性作用。应对集中处理车内信息,集成多个操作系统的需求,博世在此次车展上推出的创新产品座舱域控制器,可同时支持多个显示屏,并整合多种功能需求,帮助汽车制造商为用户提供连贯、舒适的驾驶体验。博世的车辆远程升级解决方案也在根据行业的需求持续演进,已经从信息娱乐系统的SOTA升级和全车ECU的FOTA升级,扩展到了支撑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远程测量、远程云诊断、大数据平台和算法的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博世正在与中国移动合作孵化FOTA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为中小客户提供了快速易用的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创新技术率先在华落地

       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投入创新,并与本土伙伴积极推动最新技术在中国的量产和商业化应用。在过去近十年中,博世与本土主机厂在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辅助、交通拥堵辅助、高速公路辅助等诸多驾驶员辅助功能上开展大量本土应用合作。今年,博世全球首个带自动变道的高速公路辅助增强功能以及依靠智能钥匙或手机实现的遥控泊车技术已经在中国市场实现量产。2021年,由中国本土主导、全球合作开发的全新高速公路辅助功能以及全球首个ADAS商用车项目(车道保持功能)也将在中国投入量产。

       在高度自动驾驶方面,博世推进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在中国的场景化应用。此前与戴姆勒在北京落地相应的场景应用展示。与此同时,博世也正与广汽研究院等本土主机厂商密切合作,今年,博世进一步将EV机器人充电与自动代客泊车技术相结合,让电动汽车在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泊车和充电过程,大幅提高电动车充电桩的利用效率,从而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这一开创性技术并将率先在上海进行试点,满足中国用户对未来出行便捷性的需求。

深化中国战略布局:加大本土创新与研发

       无论就业务增长或是转型变革而言,中国始终是博世的战略核心市场。在汽车行业面临经济挑战和变革重塑的当下,博世致力于抓住未来增长的市场机遇,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博世在中国将继续坚持‘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大本土化创新与研发,结合硬件和软件的优势,助力未来智能交通出行。”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表示。博世在中国目前拥有7800多名研发人员,比上一年增长300多名。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研发中心今年已经开始团队工作,其全新大楼不久就将在无锡建成启用,进一步整合并加强中国本土的软件开发能力。博世在上海建立了其全球第7个人工智能中心,推动本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研发。此外,长沙热管理系统实验室、宁波两轮车生产研发基地也将在今年投入使用。

2020全球唯一A级车展开幕:华为和博世在智能网联电动全面对标

       学新能源汽车去上海博世汽修学校比较好。

学校介绍

       上海博世汽修学校是国家重点汽车学校,是核心培养“学历+技能”国际高端汽车专业人才的汽车院校,是保时捷唯一授权品质实习生项目(PEAP)上海培训基地,是德国TüV授权大中华区唯一一家新能源智能汽车认证培训中心。

       上海博世汽修学校是中国唯一具有教育资质的博世·趴趴派客汽车改装学院,全国OSTA、CETTIC授权认证汽车专业培训基地等,还是上海市交通学校中专月罗路分校,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大专校区,同时具备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招生资质单位。

       毕业生就业于以豪华跑车驰名中外的保时捷中心(中国目前109家,未来200家),以及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等高端品牌汽车4S店,创业学校还有创业基金扶持,还能出国游学噢!

       上海博世汽修学校(又称上海博世国际汽车人才学院,下文简称上海博世汽修学校),是旨在核心培养“学历+技能”国际高端汽车专业人才的汽车院校,隶属上海市交通学校月罗路分校。

学校历史

       上海市交通学校始建于1960年,是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全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丰田汽车中国T-TEP样板学校,先后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德国奔驰等企业成立校企合作实训中心。

       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被誉为“培养交通人才的摇篮,学习汽车技术的基地”;2018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扩展知识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培养具有新能源汽车常规维护与保养、常见故障检测、故障诊断及排除、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和运行性能测试、新能源汽车性能维修与恢复、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企业组织管理能力,且具有新能源汽车关联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经过汽车维修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特斯拉“失控门”的关键先生:博世iBooster该不该背锅?

        2020年9月26日,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正式开幕。

       这是一场延期的车展,也可能是2020年全球范围内,唯一一场可以举办的国际A级车展。Tips:北京/上海车展,是中国唯一的国际A级车展,北京双数年举办,上海单数年举办,时间基本都是4月中下旬。2021年4月,希望上海车展能够如期举办。?

       疫情影响还是随处可见,口罩和消毒液也成为了必备品。2020北京车展也成为了号称史上最严的一次北京车展,也第一次取消了实体媒体证件,网上登记身份证信息,现场至少经过了三道身份证查验。

       展前全行业都在说,这次的展会一票难求,原因是实名制+疫情限流。请各位要参展的朋友,提前购票并且进行预约,避免影响观展。

       下面进入本文的重点内容,华为和博世,这两家参展的供应商,一个百年汽车供应商,和一个ICT跨界巨头,是如何在汽车行业的智能、网联、电动领域,进行全面的产品对标的,各自的优劣势又在什么地方。

       同位于E2馆的华为和博世,可能是现场展台人数最多的参展商之二了,也是车智君重点关注了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作为供应商的角色,可能代表着汽车行业在智能网联电动领域发展的最高水平,在车展展示的智能、网联、电动三大领域的产品,更是有点全面对标的意思。?

       回顾一下华为进入汽车的历程:2019年4月上海车展,华为第一次在国际A级车展亮相,标志着华为正式进入汽车行业。2020年北京车展,华为第一次举办了汽车行业生态大会,展示了在过去18个月的产品化成果,并且将这些成果部分搬到了北京车展的展台。

       从展台布局来看,华为和博世的展台布局非常接近:

       华为展台的中间,有一台透明的模型车,搭载了华为提供的三大域控制器和动力系统,其他区域大致被划分为智能、网联和电动三大区域,智能板块包括了自动驾驶、传感器、车路协同和云服务等;网联板块包括了仪表屏、中控屏等;电动板块包括了多合一电驱动系统、车载充电系统、充电桩等。

       博世展出了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平台,并且将50%的展位用来展示了电动化相关内容,包括纯电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48V混动动力系统等;智能板块包括了自动驾驶、传感器等;网联包括包括了远程标定系统、曲面显示屏和3D显示屏、OTA升级等。

       华为或者博世展示的产品,部分已经是上车的产品,部分是即将上车的产品,基本上奠定了未来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走向和服务。

       01?智能化的对标

       智能化,指的是驾驶的智能,驾驶域的智能化,核心内容是自动驾驶。

       通俗的解读自动驾驶,指的是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替代人的眼睛,获得车辆周边的环境信息,用芯片+算法来替代人的大脑处理这些传感器感知的环境信息,从而做出驾驶路线规划传递给车辆制动系统,完成车辆的自动驾驶。

       在2020年北京车展前一天,华为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MDC系统产品:MDC?210和MDC?610,分别提供48Tops和160Tops算力,分别为L2+,以及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提供算力资源,并且满足车规级要求。

       在华为的展台,MDC?210和?MDC?610都进行了展示,同时,华为还展示了自己用于自动驾驶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双目摄像头和鱼眼摄像头等。

       此外,华为还展示了车路协同、商用车及专用车自动驾驶,以及自动驾驶云服务等产品。?

       博世同样展示了自动驾驶产品,包括了乘用车自动驾驶产品和商用车自动驾驶产品,其中,商用车自动驾驶产品,是首次展示。众所周知,博世乘用车自动驾驶(主要是辅助驾驶),是备受欢迎的。但,国内这一波商用车强制安装AEB等ADAS功能的红利,经纬恒润、Minieye、极目智能等国产供应商成功崛起。?

       博世展示传感器包括了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卫星定位智能传感器等,博世同时还在自研激光雷达。不过,对于博世而言,自动驾驶缺乏很重要的一环,那就是算力能力,没有自动驾驶芯片是博世需要补足的一环。但博世在自动驾驶转向、制动等系统冗余方面的产品值得关注。

       对比一下华为和博世在自动驾驶的能力和市场,就目前而言,华为在全面自研自动驾驶软硬件,自研算法,以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还有MDC的算力加持。当然,华为自研是为了拥有能力以防被卡脖子,当市场上有更好的方案和产品,或许也会使用。?

       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尤其是乘用车辅助驾驶市场,现在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会以搭载博世的辅助驾驶产品为荣,并且作为宣传的卖点。

       在组织架构上,博世将在2021年成立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将自动驾驶业务提到更高的级别,可见博世对自动驾驶的重视程度。华为就不用说了,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02?网联化的对标

       网联,在这里产品形态指的是智能座舱,底层就是娱乐域。包括了娱乐域芯片、操作系统、显示方式、应用层服务等。

       在生态大会上,华为发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包括了鸿蒙车机OS软件平台、鸿蒙车域生态平台以及座舱智能硬件平台。在展台,华为也进行了相关产品的展示。?

       这里需要重点解读一下鸿蒙车机OS,作为一个车载操作系统,鸿蒙车机OS进行了车载、车控类API的重新定义和开发,通过增加子系统中间件以及API接口的方式,将鸿蒙OS搬上车,适应车用环境。并且,通过HMS-A服务框架和Core?Kit能够提供座舱需要的视觉、语音、音效、AI智能和互联等能力,

       在硬件生态方面,支持即插即用,从而可以持续升级,软件方面,则支持快速开发和全场景协同。其中,硬件平台解决方案,包括了车机模组、车载智慧屏和AR-HUD解决方案。?

       在北京车展,博世智能座舱也是首次在中国展出,推出的搭载高通8155芯片的座舱域控制器,可同时支持多个显示屏,并整合多种功能需求,从而可以集中处理车内信息。此外,博世还展示了OTA的能力。

       目前,博世提供的OTA能力,从信息娱乐系统的SOTA(Software?Over?the?Air)升级和全车ECU的FOTA升级,拓展到了支撑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远程测量、远程云诊断、大数据平台和算法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座舱硬件方面,博世带来了全球首款量产车上的曲面仪表显示屏,以及3D显示屏。前者可以为驾驶员提高驾驶过程中的可读性,从而保障行车安全。后者提供的裸眼3D能力,通过悬浮的方式显示警告信号,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03?电动化的对标

       电动化成为了汽车行业确定性的趋势,尤其是2020年特斯拉市值的突飞猛进,带动了蔚来、理想、小鹏和威马的发展,传统车企也纷纷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电动化计划,这当然离不开供应商的身影。

       在电动化领域,华为同样拿出了mPower整体解决方案,在展台,可以看到华为展示的车载充电系统、三合一以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模块等。

       博世展示的电动化产品就更多了,显示了作为老牌供应商的底蕴。包括了一体化的底盘、48V混动系统、燃料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桥、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电力电子控制器、天然气系统等。

       博世的电桥,是把电机、电力电子控制器和传动部件整合为一个紧凑型单元,直接驱动车轴,实现动力总成系统的一体化,一个150kW的电动轴重量仅为90kg,一体化的供货方式,可以缩短车企的开发时间。

       04?总结

       从ICT巨头扎进汽车领域,博世成为了华为的一个标杆,华为强调的是做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但是,博世等老牌供应商同样也会瞄着新增部件市场,更重要的是,新增部件的价值在车上的占比越来越高。?

       以电动汽车为例,电池的成本曾经占整车成本的?50%,特斯拉AutoPilot目前的售价是8000美元,这个不起眼的芯片+传感器+算法的系统,硬件成本在售价占比极低,软件算法卖出了天价,这些都是新增部件带来的新商业价值。

       华为积累的底层技术,是汽车增量部件所需要的技术。将技术产品化,是非常考验一个公司的工程化能力。从2019年4月首次参加车展展示PPT为主,到2020年9月展示产品为主,华为展示了强大的产品化能力。

       华为进入汽车行业和以往不同,以往进入的行业都是新增市场,进入汽车行业是延伸出来的市场。采用的赛马制,一个部件就是一个部门各自发展,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目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人员规模已经达到了4000人,还不包括一些共享技术人员。

       在资金方面,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2020年的投入会超过5亿美元,未来数年内不考虑盈利,并且做好了根据以往华为进入新行业平均8年才盈利的准备。汽车行业供应商的成长,需要时间,要想成为汽车行业的供应商,产品的安全性,以及供应的可持续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博世同样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每年在车载软件方面的支出就高达30亿欧元,但是,目前,博世3万多名软件人才,还是集中在嵌入式软件领域。在面向未来的汽车电子电器架构、车载驾驶、娱乐和控制系统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因此计划在2021年初成立全新的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为客户提供电子系统和必备的软件。

       随着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的成立,博世和华为的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有趣,此前,双方最高层会晤的结论是竞合关系,这或许也是现代商业的关系表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竞争也合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原创:?3.15已过,特斯拉没拿下3.15晚会汽车类“大奖”令不少人唏嘘不已,原因就在于最近正闹地沸沸扬扬的特斯拉“失控门”事件。短时间内,就发生了河南女车主因车辆失控引发交通事故解决未果坐车顶维权和海南男车主失控撞上护栏两起事件,而这两起事件指向同一个原因:刹车失效。

       两位当事车主都在事故发生后与特斯拉官方联系,但均未得到满意答复。从特斯拉产品入华至今,就一直没停止过各种负面的声音。除了层出不穷的车辆故障外,傲慢的服务态度也让特斯拉饱受争议,甚至引来了五部门的联合约谈。而这次的“失控门”,更是将特斯拉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一时间,舆论场波谲云诡,特斯拉官方和车主各执一词,网络大V各执己见,事件越炒越热,但仍未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定论。我们不准备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中盲目站队发声,而是回到事件的核心:刹车失效,尝试从技术角度为大家找到接近真相的答案。两次事件的矛头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当事车型特斯拉Model?3的制动系统:博世iBooster。

       它是否是造成事故的元凶?问题到底出在它自身的设计缺陷还是特斯拉二次标定?而这套广泛用在高端新能源电动车上的制动系统未来是否将在其他品牌车型上重演“失控门”?

       随着新能源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真空助力式制动系统已经很难满足车辆在更复杂智能的驾驶工况下完成刹车工作,线控制动系统(即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应运而生。而博世iBooster则是这项技术的代表作之一,它于2013年发布,至今已经发展到2.0版本,包括当事车辆特斯拉Model?3在内,还有理想ONE、蔚来ES8等热门新能源车都是采用了这套系统。

       上图是它的机械结构图,它的工作原理可理解为:

       驾驶员踩刹车踏板,

       踏板接口输入杆6产生位移,

       踏板行程传感器5探测到踏板接口输入杆6的位移,

       并将该位移信号发送至电控单元2,

       电控单元2计算出电机应产生的扭矩,

       再由传动装置将该扭矩转化为伺服制动力。

       伺服制动力、踏板接口输入杆6的源自踏板的输入力,

       在制动液存储罐4内共同转化为制动液压力。

       简单来说,它的工作过程就是:踏板制动→提供位移信号→电机转动提供助力→实现制动。这也是它与传统的真空助力式制动的区别,它是靠电信号驱动电机带动电动真空泵提供刹车助力,而后者是靠发动机进气管的真空度产生助力进而完成制动。

       由于电信号的加入,才有可能实现新能源车的动能回收、驾驶模式调节(舒适、运动...)、自动驾驶辅助过程中车辆辅助驾驶员完成包括日常自动制动、遇到突发情况后的紧急制动等操作。

       上文已经说过,新能源智能汽车想要摆脱纯人工操作,借由电脑的帮助实现更复杂的制动能力和辅助驾驶员完成制动,势必要选择线控制动系统,而博世iBooster系统则是这领域的佼佼者。那它具体来说到底相比传统的真空助力式制动系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

优点1:体积变小&减重,适应性更强

       由于线控制动系统并不依赖发动机负压产生的压差或者真空泵,所以原先这些部件得以取消,减少了对发动机舱空间的占用,也减轻了制动系统的重量。对于正向研发的新能源车而言,对整车结构设计上能有更好的优化空间,实现更高效的布局。同时由于不依赖发动机压差,还避免了高原反应产生的制动力降低的情况。

优点2:功耗更低

       由于是电机作为主要驱动部件,电机产生扭矩比起真空泵做工产生的功耗要低很多。而且即使采用了线控制动系统,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依旧能获得真实的制动反馈,比如ABS的回馈力度和刹车片的衰退等。

优点3:刹车踏板力度可调

       因为是电信号而非直接物理连接的真空助力,因此当你踩下刹车踏板时的力度是可调的。这就实现了很多车型上支持的“驾驶模式选择”功能中的自定义制动模式。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运动、舒适、经济等驾驶模式后,系统可根据不同模式设定刹车踏板的灵敏度。比如经济模式下刹车踏板设定为前三分之一行程为空行程,过了这个节点后才给到制动力,保证日常跟车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让刹车变得不那么神经质。而在运动模式下,我们常说的“刹车虚位”变得更少,同时初段就能提供强烈的刹车力度,满足高负荷驾驶工况下对制动力的需求。

优点4:支持动能回收,提高续航里程

       动能回收是新能源车的基本配置,也是相对传统燃油车而言对驾驶员更友好的一个配置。它可以通过松开油门踏板的操作以一定的制动力度使车辆逐渐减速,减少了驾驶员踩踏刹车踏板的频率,降低了驾驶疲劳度。并且在很多车型上都支持动能回收力度调节,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灵活调节甚至取消该功能。(Model?3在近期OTA中取消了动能回收调节功能,默认最大动能回收等级)

       动能回收功能就是靠iBooster和ESP hev的配合实现的。通过调节电机助力,将多余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在ESP hev的低压蓄能器中,车辆在制动或惯性滑行时来提供制动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最大0.3g减速度的能量回收,使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增加高达20%。?

优点5:实现驾驶辅助

       当下汽车行业新四化进程中,电动化和智能化非常重要,而自动驾驶辅助则是重要的一环。在自动驾驶的终极状态下,是完全没有驾驶员介入纯靠汽车自主完成行驶过程的,这其中车辆势必要主动介入刹车过程。而在当下L2+为主流的阶段,这套系统以辅助驾驶员操作为主,但还是要适时介入,这也是传统真空助力式制动系统无法实现的。

       在iBooster系统中,通过主动建压可以在无驾驶员踩踏刹车踏板的情况下实现制动。而且相比ESP系统,这种方式获得制动力的速度要提升3倍,比人为制动更要快得多,不仅在速度上大幅提升,还在制动力度的精准度上有更好的表现。

       紧急情况下,iBooster可在约120毫秒内自动建立全制动压力。这不仅有助于缩短制动距离,还能在碰撞无法避免时降低撞击速度和对当事人的伤害风险。除了主动刹车场景外,在日常行驶工况下,该系统也能主动介入适时给予合适的制动力,在当下L2+级自动驾驶辅助状态下,车辆已经可以实现直线、并线、进匝道等场景的自动制动。

缺点1:制动平顺性

       有一部分智能电动车的驾驶员不喜欢动能回收或者不喜欢电动车驾驶方式的理由就是那种制动感受不自然,不如自己踩刹车可控。这是因为能量回收与液压制动切换过程中的减速度变化,由于制动源(电机制动和摩擦制动)属性完全不同,经历了长期的标定优化后,也无法实现在部分特定工况下的100%平顺衔接,还是会被敏感的体验者感知到。

缺点2:安全可靠性

       新技术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直至目前也难说完善,就存在着潜在的安全可靠性风险。这也是本次讨论事件中最主要的争议点:事故的发生可能是博世iBooster系统的问题。原则上说,这套系统采用双安全失效模式:

一.系统部分故障

       1.1:车载电源不能满负载运行,iBooster 则以节能模式工作,以避免给车辆电气系统增加不必要负荷,同时防止车载电源发生故障。

       1.2:iBooster发生故障,ESP会接管并提供制动助力。(ESP和ABS不同,ABS要有踏板输入才能起作用,ESP不用踏板输入也能起作用)

二.系统完全失效

       当车载电源完全失去电力,驾驶员可以通过无制动助力的纯液压模式对所有四个车轮施加车轮制动,使车辆安全停止。(和传统的真空助力器失效相同)

       但显然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它还是发生了不可避免的问题。早在2017年,东风本田2018款CR-V发生“刹车门”事件被迫召回,责任认定为iBooster软件存在设定问题,从而在行驶过程中车辆产生误判导致事故。此后,宝马发布召回,称iBooster马达焊接出现问题导致系统报错进入故障模式失去助力。因此,此次事故也不能完全排除是博世iBooster系统的问题。

       了解完博世iBooster系统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回到本次事件当中。海南案例中那辆Model 3 在空旷水泥路面准备停车,过程中车主有一个向前驾驶调整车辆姿态的动作,当时车速在20 - 30 km/h,这时当车主要踩刹车准备停车时却发现刹车踏板不动,踩下后并没有制动效果,导致车辆撞向护栏。

       期间车主声称踩了三脚刹车,前两脚是点刹没停稳,最后一脚踩死发现刹车踏板踩不动,车辆没有制动而直接撞护栏。尴尬的是,后续在相同环境下<a class="hidden" href="http://car.yiche.c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博世 新能源汽车”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