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汽车上汽白投4500万美金_双龙汽车 上汽 _双龙汽车 上汽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双龙汽车上汽白投4500万美金的问题。关于双龙汽车上汽白投4500万美金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双龙国产迷局:神秘女商人与60亿美金订单

2.吴冰:上汽飞凡,“上汽”二字很重要 | 汽车产经

3.双龙汽车合资车还是上汽

4.坑爹无数的双龙汽车又快破产了,这次还会有爸爸救它吗?

双龙汽车上汽白投4500万美金_双龙汽车 上汽

双龙国产迷局:神秘女商人与60亿美金订单

       突然之间,一家韩国企业和一家来自山东德州的造车新势力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印度汽车制造商马恒达(Mahindra?&?Mahindra)正在全球范围内为子公司双龙汽车寻找潜在的买家。

       在众多的潜在竞购者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吉利和比亚迪。吉利和比亚迪很快对此作出了回应,吉利方面表示没有参与竞购双龙汽车的计划,比亚迪方面则拒绝对此事作出评论。

       尽管双龙与中国车企的绯闻最终宣告破灭,但在事件发酵的过程中,一家来自山东德州的造车新势力却突然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6月18日,双龙汽车与松果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双龙汽车会将Tivoli?SUV的部件运送至松果汽车位于山东德州的工厂,装配好后再出口至中东和非洲。

       值得注意的是,双龙汽车目前在经营上也遇到了困局。今年1-5月份,双龙汽车在韩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3.1万辆,同比下降35%;出口8097辆,同比下降21%。截至3月底,双龙已连续13个季度出现亏损,累计亏损282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6.4亿元),其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755%。

       为何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山东企业能成为双龙的代工厂?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资本推手和内幕?危在旦夕的双龙又能否随着国产转危为安?一位神秘的中国女商人为何能屡屡游走于韩国企业与山东地方政府之间?双龙与松果签约背后,一连串的问号等待着答案。

       从山东到韩国

       事实上,松果汽车早在此前就与韩国方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2018年11月28日,松果汽车与三星SDS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在山东德州建设松果国际物流综合体项目。

       据了解,松果国际物流园综合体项目计划总投资31亿元,旨在凭借三星集团全球500强顶尖的物联网技术,致力于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全球化物流运营平台,建立世界领先的高效物流系统。

       三星SDS副社长金亨泰表示,山东是三星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三星集团将以物流园项目为契机,与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协同发展。

       此外,总部放在德州的松果汽车还在韩国境内设立的研发中心。官方资料显示,松果韩国10大专业研发中心,2019年5月获得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认定的国家级研究院资质。2019年9月,松果首批TORO新能源车通过韩国交通安全部审核,挂牌上路。

       与国有资本共舞

       除了与韩国方面过从甚密外,松果汽车还与山东地方政府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天眼查信息显示,松果汽车由5位股东出资成立,分别为禹城君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城君乔)、青岛嵪尼新能源汽车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嵪尼)、禹城果宝企业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禹城果宝)、禹城嘉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禹城嘉树)、禹城麦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禹城麦田),持股比例分别为44%、30%、10%、10%和6%。

       耐人寻味的是,5位股东中有4位都存在着德州市政府的身影,这样的股权结构让松果汽车看起来不像是一家普通的造车新势力,反而更像是一家特别的地方国有企业。

       松果汽车还有多个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其材料项目被列为2019年山东省重点项目、“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山东省2019年重点研发计划。

       截至2019年10月,松果已签署五大洲全球市场分销合作伙伴52家,各类车型订单近80万台,订单价值累计达60亿美元。80万台、6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

       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在2019年共卖出了22.95万辆新能源车,累计营收401.5亿元,这意味着松果的订单额是比亚迪2019年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的1.05倍。而截至2019年底,特斯拉的累计销量刚刚突破80万辆大关,这让还未出世的松果汽车一举锁定了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销冠宝座。

       然而直到现在,松果汽车也没有获得国家下发的生产资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它那些散布在全球的SKD总装工厂和长相怪异的小型电动车。

       松果背后的女商人

       与韩国方面过从甚密,与地方政府盘根错节,这些都让松果汽车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而在这家与众不同的企业背后,则站着一位非常成功的神秘女商人。?

       天眼查信息显示,松果汽车的法人、经理、执行董事为周海燕。通过松果第三大股东禹城果宝,周海燕持有松果汽车10%的股份。

       然而网上对于周海燕个人的报道却十分稀少,在松果汽车的官方网站上,也对这位女掌门人的个人履历讳莫如深。

       不过我们还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梳理了一份周海燕的个人履历。天眼查信息显示,周海燕本人担任27家公司的法人、6家公司的股东、30家公司的高管,实际控制了13家公司。在她实际控制的13家公司中,有11家在山东省境内注册,其中1家在济南注册、1家在寿光注册、9家在德州注册。

       汽车头条App发现,在2018年以前,周海燕主要在广州和佛山发展,其主营业务为家居建材,与汽车行业并无半点联系。而从2018年后,周海燕北上山东德州,开始在汽车行业密集布局,短短两年内已成规模。?

       “松果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和梦想,感谢德州给了松果这粒种子成长、发芽的土壤,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读懂松果的初心和梦想,松果汽车将不负众望、不遗余力,以实际行动回馈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2019年12月,周海燕作为代表在德州市企业家大会上说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吴冰:上汽飞凡,“上汽”二字很重要 | 汽车产经

       4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上汽集团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59.4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21亿元。

       截至一季度末,上汽集团母公司报表持有货币资金667.47亿元,现金流比较充裕。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上汽集团合并研发支出30.90亿元,其中母公司研发费用10.74亿元,占母公司收入比例达11.9%。上汽集团销量也逐步回暖,3月、4月销量环比均出现了大幅增长,其中3月份整车销量环比增长389%。

       具体品牌方面,上汽通用五菱零售超过13万辆,夺冠;上汽大通同比降幅率先收窄至个位数。上汽乘用车,3月份销量环比增长近300%,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85%的水平,4月份的零售销量预计会呈现正增长。

       海外市场,1-3月上汽集团实现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6.68万辆,同比增长5.4%,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上汽新能源车销售1.93万辆,增速好于大盘;年报显示,上汽经销商库存下降近22万辆,终端压力得到缓解,经销商信心持续恢复。(中国经营网)

       汽车记者点评:

       用“有钱”来概括上汽,或意味着这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这或意味着这家企业已经度过了眼前的风暴,基本面开始回暖。作为国内销量第一的汽车企业集团,上汽集团的回暖具有标杆性质的作用。截止发稿,上汽集团股票涨3.87%。

       拜腾有钱了

       4月11日,南京市召开“四新”行动发布会,提出实施“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的“四新”行动计划,栖霞区积极响应、加快落地,推进“四新”行动,项目总投资2252亿元,年度投资501亿元。其中,新都市总投资1413.6亿元,年度投资316.7亿元;新产业总投资403亿元,年度投资82亿元;新基建总投资435.65亿元,年度投资102.31亿元。

        (栖霞视点)

       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FMC纯电动汽车制造、邦奇自动变速箱扩建、韩国可隆安全气囊等项目建设上榜。而FMC(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 Ltd.)正是拜腾汽车母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英文简写,这意味着拜腾汽车有钱了。(栖霞视点)

       汽车记者点评:

       就在一周之前,媒体报道“拜腾汽车美国研发中心临时裁员、高管降薪80%、中国区员工延迟发放工资等消息”,随后拜腾回应称:“在疫情对经济和行业的持续影响下,拜腾的发展无法独善其身,业务运营正承受巨大挑战。已采取多项阶段性措施,以减少短期固定成本开支,缓解资金压力”。拜腾这么回应意味着默认了裁员、降薪、工资迟发的消息。4月28日拜腾登录“栖霞视点”,意味着拜腾已经解决了钱的问题,成为了江苏省南京市的“重点扶持企业”。

       对拜腾来说,这是好消息。但对同在江苏的其他新能源制造企业来说,可能就是坏消息了。根据2018版《汽车行业投资管理规定》,新能源整车项目由之前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具体管理下放到各省市发改委。

       根据新规,基本确立了这样的局面:一个省市只重点支持一家同类别新能源企业(品牌),其他同类企业(品牌)要获批,必须等前一个企业“达产”(根据规定年10万辆),完成销量目标(根据规定,前两年3万辆车或30亿元销售额),否则不予开建。

       比如上海对应特斯拉(蔚来2019年被“赶”出上海),安徽对应蔚来,广东对应小鹏,江西对应爱驰,北京对应北汽(据笔者判断,蔚来亦庄项目理论上应该已流产),如果这些企业没达产、完成销售额、销量,按照法规,当地政府(国资)不允许批准新项目。那些没有获得“支持”的企业只有一条路可走:自救。

       蔚来有钱了:70亿

       4月29日,蔚来中国总部落?合肥项?协议正式签署。蔚来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资)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资)等战略投资者签署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并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

       根据投资协议,战略投资者将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蔚来将向蔚来中国的法律主体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注入中国范围内包括整车研发、供应链与制造、销售与服务、能源服务等核心业务与相关资产。此外,蔚来也将向蔚来中国投资42.6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蔚来将持有蔚来中国75.9%的控股股份,战略投资者将合计持有24.1%的股份。(李斌 蔚来APP)

       汽车记者点评:

       看三家和蔚来签署“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三家企业,不用查,显然都是“国”字头,国资无疑。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融资能力极强,非常想建立全面的私营企业制度的蔚来,最后也不得不向资本,向“钱”低头。相信安徽方面的资本,绝不是一笔财务投资,而是深度的、长远的合作。

       从安徽国资和蔚来的牵手不难看出,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扶优扶强”,在蔚来这里也获得了完美体现:蔚来有实力获得多个世界顶级投资机构的投资,显然属于强者。大家都说新能源汽车未来只有3-4家能活下来,从目前来看,蔚来算一个。剩下的还有谁,看看国资向谁出手就知道了。一些还没上岸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果达不到国家“扶优扶强”的政策标准,基本可以放弃造车了。

       特斯拉真的降价了

       4月30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宣布:为了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优性价比的特斯拉产品,同时满足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要求,中国制造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价格将降低至人民币30万元以内,新的价格将会于明日在官网(Tesla.cn)公布,敬请期待!

       同时特斯拉宣布:有钱。信息显示,特斯拉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1亿美元,增长18亿美元。其中营运现金流减去资本支出(自由现金流)为负8.95亿美元(其中因库存增长而流出9.81亿美元) 。Model Y作为新产品已经实现盈利,这也是特斯拉历史上出现一个新产品在其第一季度盈利。(特斯拉微博)

       (特斯拉微博)

       汽车记者点评:

       4月23日国家出新政,规定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将不能享受财政补贴,过渡期3个月(7月23日),而特斯拉Model 3中国区入门版车型官方指导价正好是32.38万元。

       获知这一消息后,理想汽车李想在微博评论称这一政策“助攻特斯拉来打残国内的纯电动品牌”;小鹏汽车何小鹏也再次强调特斯拉国产版的价格“国产Tesla价格可再降1万美元”。如今,特斯拉降价信息坐实,意味着不管国产品牌乐不乐意,都必须的面对特斯拉的“碾压”。

       从政策看,特斯拉在中国独自建厂获批,符合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政策目标,这是大的方向。不管李想们怎么喊“冤”,都改变不了这个大趋势。

       根据新的补贴政策,限定30万元这个补贴门槛,原因是“为避免补贴资金大量流向奢侈消费,综合考虑我国消费者购买力水平、产业发展等因素”,此次政策要求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

       从这一点看,国家制定30万元这个门槛,实际上和特斯拉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凑巧特斯拉Model 3入门版价格在32.38万元而已。

       李想的抱怨,或说明理想的增程式汽车正在脱离政策关注的视线。根据的新政规定,增程式汽车2020年获得的补贴额度将下降15%,从1万元下降到8500元。李想确实得着急了。

       赛麟或已被叫停

       4月27日,赛麟公司员工乔宇东实名举报赛麟汽车董事长王晓麟“涉嫌贪污国有资产”事件发酵。而在几天之前,赛麟汽车也与自媒体机构AutoLab发生口水仗,互相之间出具了律师函,引起媒体关注。

        赛麟汽车董事长王晓麟(消息称已在美国)

       虎嗅网4月28日的报道显示,

       举报信中对于王晓麟的第一点控诉,便是王晓麟借虚假技术出资,“骗得”赛麟公司股份,这侵害了国有投资方的权益。

       江苏赛麟(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唯一国有股东为南通嘉禾。而另外的四家非国有股东,实际控制人都是王晓麟。南通嘉禾以货币及借款形式入股,而王晓麟则以技术作价出资入股。

       乔宇东表示,国有股东南通嘉禾,实际提供了总计 66 亿元资金;而王晓麟实际控制的另外四家企业股东,却以虚假技术出资作价 66 亿元,“骗得”了赛麟公司股份。天眼查数据显示,南通嘉禾在江苏赛麟公司占股 33.42%,其余 66.58% 皆为王晓麟实际控制的四家企业股东所有。

       说王晓麟一方是“骗”得赛麟股份,主要包括了两部分:一是王晓麟将 2015 年评估基准日已经存在,却到 2018 年底才具备量产能力的低速电动车技术,作价 11 亿元作为技术出资;二是作价 55 亿元,却“几近虚无”的三款 SUV 车型详细技术。

       说白了就是,国资拿出了真金白银,王晓麟却用不存在或作价严重虚高的技术出资,结果赛麟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落在了王晓麟手上。在乔宇东看来,赛麟应该由国资方南通嘉禾,将其恢复到国有独资状态。(虎嗅网)

       汽车记者点评:

       赛麟公司到底是不是侵吞国有资产?这件事可能得交给国家来办。但如果要问赛麟公司到底还有没有前景?答案肯定是否。

       赛麟背后主要的投资方,南通市国资委,隶属于江苏省,而江苏省刚刚宣布了将重点扶持拜腾,这意味着其他还未建厂、没有资质的“江苏省内同类新能源企业”,已经没有了机会。“赛麟项目”或大概率已被政府官方叫停,南通市国资委或已止损。消息称,王晓麟已经远在美国,不在国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双龙汽车合资车还是上汽

       撰文 | 黄持

       编辑 | 杨光

       出品|汽车产经

       “我们觉得交付给用户的产品是要能够对得起上汽飞凡,特别是‘上汽’两个字。”飞凡汽车CEO吴冰说。

       尽管45分钟的飞凡R7发布会,吴冰用了绝大多数时间在介绍R7的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有多“卷”,但在会后的采访中,他却多次强调,初心是造一辆好车。

       飞凡汽车用户发展中心总经理刘晨说把R7打造成一台“六边形战士”只是基础,真正撕开市场口子的,还是品牌特色和产品定义。

       要不说传统车企转型不容易,如果换做一些新势力,“六边形战士”大概已经打在了PPT上。

       即便是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传统”二字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原罪,哪怕产品力完全不输新势力,但在很多消费者的对比中,就是一种减分。

       但风向也在悄然转变。

       新势力尽管有着先发优势,也在营销层面占据上风,但在销量、成本、供应链等环节的压力下,已然没有了犯错的空间。

       而传统车企带着枷锁转型,习惯于“先做后说”的模式,尽管在短时间内无法占据上风,但各种积累已经到了产生化学反应的时间点。

       就像吴冰所说:“我们(上汽)实际上有太多的前端技术,需要有像飞凡这样代表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的终端to C产品去承载和应用。”

       从荣威R标到独立的R汽车,再到更名飞凡,坦白说飞凡汽车一路走来很多坎坷,也代表着上汽在转型路上的尝试、失败与再探索。

       如今,或许真的到了上汽与飞凡可以相互成就的时机?

       飞凡汽车CEO吴冰

       NO.1

“没有势力,只有实力”

       在智能电动车的赛道上,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一直都是充满话题的对立面。

       有如罗永浩,认为传统车企完全没什么机会,未来属于“蔚小理”,属于华为和小米;

       但也有事实如比亚迪,当规模化效应显现时,新势力也望尘莫及。

       其实在这个仍然变化的过程里,成功与否更多还是个例,而非定论。

       而脱胎于荣威,随后又独立成R标,最终成为飞凡,这两年时间上汽对于飞凡品牌的定位调整与摸索,其实也像是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转型的一种探索。

       上汽与飞凡,或许是一种新能源车发展的理想模式的探索。

       从去年3月,R7原型概念车ES33亮相到今天正式上市,一年半的时间并不算短,但对于飞凡来说,拿出一套完全自研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并且可以在10月交车时就同步交付,这时间也并不长。

       如何快速形成这种自研能力?

       吴冰介绍了与上汽旗下的研发团队形成的共创中心模式,他说:“上汽飞凡里,上汽两个字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上汽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再依托共创模式,可以快速地将技术转化成应用。上汽其实有太多前瞻的技术,需要飞凡这样的产品去承载和应用。”

       另一方面,飞凡R7以这样的价格进入市场,在原材料普遍涨价的当下,也难免引发能否赚钱的担心。毕竟,光是90kW·h的电池包,成本就不低。

       而这也是传统车企的强项所在。

       上汽作为国内的头部企业,在产业链布局、生产制造经验积累以及供应商管理等方面,都可以为飞凡赋能,从而实现更好的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比如R7的电机就是由上汽嫡系的华域提供,电池则由上汽与宁德时代的合资公司上汽时代供货。

       甚至我们可以猜测,上汽能够依靠合资板块的利润,在一定时间内反哺新品牌,牺牲利润而培育市场。

       飞凡又通过独立运作的模式,以更加扁平化、围绕用户建立的组织架构,可以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公司10个部门,均直接向CEO吴冰汇报,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用户体验委员会与共创中心、工程中心快速反馈和迭代。

       包括这次飞凡提出的换电模式,背后是一家刚刚成立的公司——上海捷能智电,由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和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合投资,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以推动加油站向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加速换电网点布局,提升换电体验。

       根据规划,2022年将在全国投建近40座综合服务能源站,覆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到2023年将达到300家,2025年将超过3000家。

       “这是为了将来的换电生态,这些强大的战略合作伙伴一同赋能上汽整个的换电体系。”吴冰表示。

       而飞凡R7,只是换电体系下的首款车型。

       尽管更为具体的围绕换电布局的信息,吴冰没有透露,但外界已经可以从这段表述中窥探到未来。

       蔚来用4年时间,完成了1100座换电站的布局,也让换电成为蔚来车系独有的竞争优势。但另一方面,蔚来也一直未能摆脱外界对于换电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的质疑。

       飞凡同样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而在R7已经上市,但换电站布局更多仍然停留在ppt上的当下,这种质疑可能更甚。

       但也必须承认,背靠数家央企国企,上汽的换电体系的起点就高了很多,而可持续性也应该可以期待。

       NO.2

如何让用户相信飞凡?

       吴冰坦言:“当下最大的挑战就是让用户相信上汽飞凡可以做好一款汽车,能够树立一个高端品牌形象。”

       飞凡R7所面对的,是当下电动车领域最卷的30万元细分市场:既有蔚来ET5、小鹏G9、理想L8、问界M5、阿维塔11这些新品牌车型,也有大众ID.6、比亚迪唐等传统车企的布局,甚至同一天上市的日产ARIYA艾睿雅也是相近的价格。

       卷到什么程度?

       小鹏G9上市48小时内用户反馈不佳,随后紧急调整配置重新发布;阿维塔调整锁单用户权益,增加终身质保,加赠高阶辅助驾驶;理想也将L8的上市时间提前到了9月30日。

       作为吴冰口中的“晚到者”,飞凡R7并不像新势力们自带话题,吴冰也不愿意做“大嘴”,那只能自带诚意了。

       飞凡R7补贴后售价28.99万元起,如果选择“车电分离”模式购车,起步价仅为20.59万元。

       这样的价格应该算是够狠了,从几个维度可以对比。

       比如性能。

       零百加速3.8s的性能高阶版售价32.69万,比它快的要比它贵得多,比如保时捷Taycan、极狐阿尔法S Hi版,比它便宜的又没它大,比如smart 精灵#1 BRABUS性能版。

       比如电池容量。

       90kW·h电池版本起售价30.99万,同样电池容量的阿维塔11售价34.99万起,价格接近的Model Y后驱版只有60kW·h。

       再比如智能驾驶。

       小鹏G9搭载XNGP版本最低价格为34.99万元,而飞凡R7目前4款车型都提供了相同的硬件配置,同时还赠送价值3万元的高阶智驾软件包,而无需选装激光雷达也可使用。

       别忘了,这是一台车长达到4.9米的中大型SUV。至少,从账面数据来看,飞凡R7够得上“卷王”的称号。

       而产品只是第一步,让用户相信、认可飞凡,还需要品牌传播、渠道、体验,与产品一同构成飞凡品牌的4个核心支柱,缺一不可。

       飞凡R7只是1/4,新的品牌层面的传播、渠道和体验的重塑,都还是飞凡没有完全解答完的题目。

       “今天大家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产品做到了高端化,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能把品牌做到高端化。所以我们今年花了挺长时间,进行了渠道建设的提升,也梳理了飞凡到底代表着什么。”吴冰说。

       除去之前公布的“本真、开拓、品位”这样的品牌DNA,吴冰更详细的解释了他对“飞凡”二字的思考。

       凡,是主流;飞,是不断突破。

       “每一个主流的人、扎实工作的人也都在不断突破和超越自己,也许是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也许只是突破自己,但都是‘非凡’。”

       也许听上去有些鸡汤,但其实这也代表着最大多数目标人群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是飞凡为自己的定位。

       就像尽管吴冰用了绝大多数时间谈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但飞凡R7本身作为车的属性,也并未被忽视。

       “不要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吴冰再次提到了“灵魂论”,在他看来,只有扎实的数字科技和强大的软硬件集成,才能构成完整的智能出行体验。

       NO.3

写在最后

       RISING,这是飞凡汽车的英文名称,或许这个“ing”也很契合当下飞凡的一种状态——还在进行时。

       吴冰说他用一集剧的时间完成了上市发布会,但对于飞凡而言,这部连续剧才刚开始。

       在错过了先发优势之后,飞凡如何讲好新的品牌故事?在原有的直营渠道体系下,又该如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换电模式听上去很好,但只有落地之后才会发挥价值。尽管有着当年R品牌的基础,但一切又和重构没有太大区别。

       吴冰坦言:“我们说得少,做得多,做好了再说。所以希望大家给飞凡一点时间,一点信心。”

       这可能是大多数有传统车企背景的品牌的性格。只是不做大嘴,在当下的舆论场也许并不占优。

       而到底传统车企是没有未来,还是一发力就能卷死新势力,飞凡或许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坑爹无数的双龙汽车又快破产了,这次还会有爸爸救它吗?

       双龙是原装进口汽车。2002年时,双龙的持有者大宇集团经营不善,连续亏损,上汽大概是在2005年时收购的双龙汽车。开始了很不愉快的联姻,上汽的意思是我出的钱,你是我得,技术就得拿来给我用,这也是上汽收购的主要原因。但是韩方不行,技术是我的,你只是持有我得经营权,核心技术不能给你。加上裁员,双发爆发冲突,最后以上汽亏损退出为结局。但是一些核心技术,上汽还是拿到了。2002年的双龙汽车,登记证书上品牌还都写的是大宇双龙。2010年时,印度拖拉机生产厂马亨德拉集团收购了双龙汽车,马亨德拉集团吸取了上汽的教训,只是要求双龙每年推出2款新车型,并没有用双龙技术。双龙汽车本来性能就不错,而且有自己的特色,在马亨德拉注入资金后,双龙起死回生。欧洲是主要消费群,14年底,盈利4亿。

       双龙全球“找爹”,大家避之不及。

       文/宋双辉

       提到韩国双龙汽车,年纪小的盆友们可能都没听过,不过在汽车圈它还是有一定名气的,除了是SUV专业户,更是出名的坑爹专业户,每次有金主爸爸想拯救它于水火,结果都被坑得很惨。

       这一次,双龙汽车又走到破产边缘了,现任“爸爸”印度马恒达集团实在是没能力救它,想找人接盘,先后传出了雷诺三星、福特汽车和越南VinFast有意收购,结果对方都立马跳出来否认三连,“我没有、我不想、我不是”。

       两个月之前,还传出过吉利汽车和比亚迪是潜在买家的传闻,吉利也是立马否认,比亚迪不予置评。

       一个品牌混到这个样子,想找人接盘大家都避之不及,也是真的惨,那双龙到底怎么一步步混成这样的?

       双龙坑爹史

       双龙汽车1954年成立,最早生产美式吉普车,1991年和奔驰结成了技术合作伙伴,后来金融危机爆发,双龙被大宇收购,结果没两年大宇自己出现了财务问题,2000年不得不把双龙卖了。

       当年竞购双龙的车企真不少,雷诺、雪铁龙、通用、塔塔、上汽都感兴趣,最后咱们上汽脱颖而出,2004年以5亿美元收购了双龙汽车49%的股份。

       4年后又遇到经济危机,双龙销量不行了,找上汽寻求资金支持,但是又不愿裁员控制成本,最后双方撕破脸,2009年双龙申请破产保护,上汽抛掉了手里的股份,丢掉了这个坑爹的品牌。

       转年印度马恒达出手,以3.78亿美元收购了双龙汽车70%的股份,再次拯救了它。

       后来双龙盯上了中国繁荣的SUV市场,2011年通过与庞大集团合作的方式,在中国销售进口车。

       2013年一度卖出了1.5万辆的成绩,甚至给自己设定了2017年在中国国产的不可思议的目标,理由是照这个趋势很快就能年销突破5万辆了,到时候只靠进口供不应求啊……

       可是到了2015年,双龙进口车在中国的销量就已经跌到了2千多辆的水平,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坚持2017年打算国产。而与此同时,双龙在全球市场的表现都在下滑。

       2016年全年还有580亿韩元的净利润,2017年就变成了亏损660亿韩元,2018年亏损618亿韩元,到2019年底,亏损已经扩大到3414亿韩元了。

       当年拯救它于水火的马恒达集团,这十年没少投入,累计在双龙身上投资了7000亿-8000亿韩元资金了,折合成人民币也将近50亿元,可是没尝到太多甜头,双龙给它带来的亏损累计超过了5000亿韩元。

       原本马恒达还想再努力一把,年初打算未来三年给双龙再注资2300亿韩元,可是谁想到疫情来了,印度市场彻底凉了,马恒达自己都吃不上肉了,更别提给双龙喝汤。

       所以7月董事会投票,否决了注资方案,顶多下半年再一次性给双龙400亿韩元,看它能不能挺过去。与此同时马恒达也开始全球寻找新买家,准备至少出手25%的双龙股份,不再当唯一冤大头。

       四处求钱而不得

       只是如今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人人都在自保,谁还愿意这个时候接手这么个坑爹的品牌啊。所以才有了开头那一幕,被传出有意收购的企业都赶紧辟谣。

       双龙也在到处找钱,盯上了韩国政府的40万亿韩元疫情救助基金,想申请2000亿韩元补贴,可是韩国政府也不傻,我们这补贴是给那些“因为疫情受打击”企业的,你双龙可是早在疫情之前就开始混不下去了吧,所以没有通过申请。

       再找金融机构贷款,就更没戏了,金融机构们不但不会再借钱给它,还下了最后通牒,让它赶紧把之前的钱还上,有些银行已经开始撤回贷款了,韩国国民银行最近就从双龙收回了87.5亿韩元的贷款。

       所以现在的双龙,品牌力和核心技术都不够硬,唯一强硬的就是工会,谁还愿意这个时候当英雄,再来挽救一次它呢?

       而且退一万步,就算有人愿意出手,让它暂时免于破产,可是一个造传统燃油SUV的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上毫无建树,抢救过来了又能续命多久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双龙汽车上汽白投4500万美金”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双龙汽车上汽白投4500万美金”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